-
患了冠心病 查查炎症因子
最新研究发现,炎症因子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和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冠状动脉局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冠脉病变程度及病情变化的预测因子,辅助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引起冠心病的原因很多,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血脂、长期吸烟、遗传、肥胖等。冠心病的本质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一个炎症反应过程,而这个过程必须有炎症因子的参与。根据美国和日本的研究,认为这个过程从儿童甚至幼儿时期就开始了,但不同的人进展的速度和强度不一致。炎症反应程度剧烈和速度快的人,患冠心病的几率就大,同时其血中反映炎…
-
退烧药有三怕
如今,退烧药的剂型非常丰富,除了片剂、胶囊、滴剂、栓剂,还有贴一片就能退烧的贴剂。但它们的药物属性几乎都属于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等。而且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使用时有“三怕”。一怕重复用药人们都知道服药量越大对肝肾损害的风险越高,却可能忽视了同类药一起用也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这些药物化学结构相似,同时服用两种药,相当于加倍服用一种退烧药,很容易出现问题。而且市场上以上述药物为主要成分的药品有数十种,因此,选择药品时,一定要避免混用含以上药…
-
动脉硬化:坚持走路一年可逆转
在体检报告单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血液黏滞度增高”、“胸片提示主动脉硬化”、“B超发现颈动脉硬化”等字眼。专家提醒,查看体检报告单时不能忽视这些提示。因为动脉硬化,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往往会累及全身,导致心梗、脑梗和脑出血等疾病。动脉硬化虽然不能彻底消退,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逆的,而走路就是使动脉硬化斑块稳定和消退的最有效的运动方式,每天走路30分钟以上,坚持一年,即有助于动脉硬化斑块消退。 研究表明,步行对动脉硬化有比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首先,走路可减低胆固醇。她说,不健康的饮…
-
吸烟可致全身系统疾病
多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大多数人对吸烟的危害还仅仅停留在对肺部的影响上。事实上,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可导致全身各系统的疾病,比如冠心病、心源性猝死等,而且女性吸烟患心脏病的概率比男性要高出20%以上。吸烟对心脑血管的危害比人们想象的要大得多。心脑血管疾病与吸烟量有密切的关系。每天吸烟15至24支的人中,冠心病的发病率为不吸烟者的两倍,死亡率为不吸烟者的3.7倍;每天吸烟量24支以上的人,冠心病发病率为不吸烟者的2.6倍,死亡率则为不吸烟者的5.4倍。此外,吸烟还能使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增高2.3倍。…
-
白领疲累多“假虚”盲目药补易“惹祸”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这一俗话说得虽然夸张,但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在寒冷的大冬天,适当进补确实有助于御寒强身。可一提到进补,不少街坊就会想到虫草、人参、鹿茸、阿胶等名贵药材。特别是一些容易疲累又有较强经济能力的青壮年白领更是舍得花钱买各种补品、补药吃。对此,专家提醒称,处于青壮年的白领常见的疲累,大多数是跟日夜颠倒、饮食失调、缺乏运动造成的湿邪困脾有关,并非真正的身体虚弱需要进补。这类人的亚健康状态多数可通过调节生活方式和适当的家庭保健得以改善,不提倡盲目吃各种补品、补药。如若要补,可以采取…
-
别把脑损伤误认为缺钙
脑损伤的孩子往往存在钙磷代谢障碍,加之运动功能障碍致活动受限,户外活动少,所以脑损伤合并“缺钙”是很常见的。但是如果脑损伤被误诊,就会延误孩子的最佳治疗时机,所以有必要了解缺钙和脑损伤各自的特点。缺钙是由于婴幼儿生长发育较快,需钙量较多,同时户外活动少,太阳照射少,引起钙吸收不足所致的疾病,常称为佝偻病。在6个月以内,特别是小于3个月的婴儿,主要表现为多汗,尤其是入睡后头部出汗,汗多刺激头皮出现摇头行为,久之而出现枕秃。脑损伤是指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各种因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患儿表现为出生后…
-
小孩咳不止 化痰更重要
小儿咳嗽的原因很多,但不一定都是病。正常情况下,咳嗽是孩子的正常生理防御反射,是人体在自行清理呼吸道。比如,早上起床时孩子轻微地咳嗽,其实是在清理夜里积存在呼吸道内的黏液,父母不必过分担心。当然,如果小孩咳嗽持续很长时间,咳得很猛烈,则可能是其他疾病所致,家长不可大意,要及时带孩子就诊。如果孩子咳中带痰,但没伴随急促的呼吸,可能是普通感冒。如果孩子由喉部发出略显嘶哑的声音,有时干咳,有时带痰,则可能是流感引起的。有的小孩感冒后出现的持续咳嗽,也可能是感染诱发的过敏,这在冬季或环境污染时更易发生。…
-
运动前后压压腿
随着年龄的增加,中老年人的关节灵活度会下降,导致运动、活动受限,活动少了,身体机能必然会下降,加快衰老速度。经常做拉伸运动不仅能保持关节的活动度,还能维持肌肉弹性,减缓身体平衡力下降的速度。如果在运动前做,还能避免运动损伤。拉伸运动有很多种,最简单也最适合中老年人的动作就是压腿、抻胳膊了。压腿时,可以找个栏杆或者台阶,先把左腿搭在上面,勾起脚尖,两手扶在左腿膝盖上,上身前屈,向前、向下做压腿的动作,然后换腿练习。需要提醒的是,栏杆或台阶不要太高,腿抬起后别超过髋关节,两腿之间的角度约为45度最安…
-
胸闷多年原是胸椎小关节紊乱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是一种在运动创伤中非常常见而又很容易让人忽视的一种疾病。近几年来,医务工作者开始慢慢重视脊柱相关疾病,本病的确诊率也越来越高,来医院求助的患者也越来越多。但是,很多来看病的患者确诊之前并不知道自己的胸椎已经出现了问题,以该院中医骨科为例,病人会因胸闷、胸痛或背部疼痛而到内科就诊,因而耽误治疗。 拍片也不易发现,要靠医生经验和触诊。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发生,可以是活动体位不当或经常性疲劳以致局部软组织长时间僵硬,导致胸椎局部劳损、水肿、粘连,压迫神经,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产生临床…
-
“倒行逆施”健身有潜在危险
公园中,常可见到有老人倒退走路,为保障彼此人身安全,你得赶紧让道。原来,这是古代留下来的养生保健方式。有人笃信“反其道而行之”是最有效的健身方式,最佳榜样莫过于《射雕英雄传》里的欧阳锋,他倒立行走,天下无敌,因此不少人也热衷于练习倒立。更有的人不走寻常路,偏要赤脚走鹅卵石……这些“倒行逆施”的锻炼方式值得提倡吗?广州有医学专家提醒,这样做的保健作用有限,练习时须提防摔伤、大脑爆血管等意外。 倒行:不能提升身体运动能力。 倒着走,到底有没有用?从生物力学的原理分析,人体脊柱与下肢关节是适应向前走路…